为什么我国降雨量是从西向东流?

 admin   2023-12-15 00:07   18 人阅读  0 条评论

一、为什么我国降雨量是从西向东流?

我国降雨自西向东的主要原因有1-季风气候影响我国位于东亚季风的主要影响区。夏季,南海形成的热带季风和印度洋季风带来潮湿的空气和水汽,自西向东吹向中国大陆;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形成的大陆冷高压带来干燥气流,自西向东吹。我国东部地区。2、地形和气候格局中国地势起伏较大,东部沿海地势较低,西部地势较高。随着海洋上升,水蒸气迅速积聚,随着盛行风将降水从海洋带到陆地。同时,气温和空气湿度的分布格局也使得水汽自西向东的输送更加有利。3-气候系统和环流特征中国受大陆性气候和东亚以及太平洋和东海的影响。夏季,副热带高压和台风活动导致水汽从海洋输送到陆地。同时,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和蒙古高压影响,降雨主要由西向东流。冬季,受陆地冷空气锋、副热带高压和气旋影响,降雨主要发生在南部沿海地区。综上所述,我国自西向东的降雨是季风气候、地形和气候格局以及气候系统和环流特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二、全陆地年平均降水量是多少?

陆地降水量为100,但这些条件不足以计算径流值。


全多年平均陆地降水量11.9万立方公里,多年平均蒸发量7.2万立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4.7万立方公里。


全年平均降水量为57.7万立方公里,蒸发量也为57.7万立方公里。


水平衡


地上的水一直在循环。从长远来看,全水总量不会改变。但对于一个地区来说,有时降水量较多,有时降水量较少。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区的水收入与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蓄水量的变化。这就是水平衡的原理。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出流流域一定时间内的水量平衡方程为


P-E-R=S


式中,P为流域降水量,E为流域蒸发量,R为流域径流量,S为流域蓄水变量。从多年平均来看,流域蓄水变量S值趋于零。


流域多年水平衡方程为


P0=E0+R0


式中,P0、E0、R0分别代表多年平均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


海洋的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平衡方程可写为


P0=E0-R0


全多年平均水平衡公式为P0=E0


根据估计的全平均情况,每年约有50.5万立方公里的水从海洋蒸发到空气中,而总降水量约为45.8万立方公里。总降水量比总蒸发量少4.7万立方公里。这与从陆地注入海洋的水是一样的。总径流相等。每年,陆地上约有72,000立方公里的水蒸发到空气中,而总降水量约为119,000立方公里。总降水量比总蒸发量多47000立方公里,也等于从陆地流入海洋的总径流量。


三、海水在哪里蒸发并变成雨水?

大量海水蒸气会导致陆地降雨。


当太阳照射到海洋表面时,水蒸发成水蒸气并上升到大气中。这些水蒸气随着气流移动,最终遇到山脉或冷空气,导致水蒸气凝结成云和降雨。这就是为什么沿海地区的降雨量通常比内陆地区多。此外,大气中的水循环还将陆地上的水蒸气吸入大气中,然后以降水的形式返回地面。


四、人工降雨的过程是怎样的?

人工降雨如何落下?


人工降雨


真正把天上的水带到地上,不让它白白流失,就叫人工降雨,但更科学的名字是人工增雨。有空中和地面两种操作方法。空中作业使用飞机在云中散布催化剂。地面作战使用从地面发射的高射炮和火箭。炮弹在云中爆炸,将炮弹内的碘化银燃烧成烟雾,扩散到云中。火箭到达云层高度后,碘化银药剂开始点燃,随着火箭飞行,烟雾沿途扩散。


飞机运营一般选择稳定的天气以保证安全。一般来说,高射炮和火箭弹的作战范围比较广泛。碘化银在人工降雨中的作用在气象学上称为冷云催化。只要碘化银受热,就会在空气中形成大量极细的碘化银颗粒。1克碘化银可以形成数万亿个颗粒。这些粒子会随着气流进入云层,在寒冷的云层中产生数万亿到数百亿的冰晶。因此,利用碘化银催化降雨不需要飞机,设备简单,用量小,成本低,可以大规模推广。除人工增雨外,碘化银还可用于人工消除云雾、消除雷电、减弱台风、抑制冰雹等。人工降雨必须在云层水汽丰富时进行。


人工降雨是如何产生的?


在适当的时候,降雨有两种方法,空中作业和陆地作业。


高空作业依靠高射炮、飞机、火箭等飞行设备将催化剂撒入云层,使云层下雨。陆地操作是在地面架设阵列、燃烧熔炉,利用高温上升气流将催化剂送入云端。这些催化剂可以在云中迅速增加,变成雨,然后落下。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云可分为冷云和暖云,因此人工降雨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果利用冷云降水来降雨,就需要飞机撒布干冰和一系列催化剂,以增加冷云上方冰晶的密度,产生降雨。如果降水发生在温暖的云层上,只需将盐粉、尿素和其他吸湿颗粒直接撒在云层中即可。听起来人工降雨并不困难。只需瞄准飞机或高射炮就可以了。真的有那么简单吗?


人工降雨需要适当的时机。这个前提非常重要。人工降雨不能随心所欲地随时降雨。我们理解的人工增雨,其实就是人工增雨。这是什么意思?这次人工降雨就像一个推手。看看天空,你可能有下雨的打算,但已经推迟了。这时,一门大炮就会帮她下雨,或者催雨。于是,一个大前提就出现了。人工降雨只有在已经下雨或接近降水时才能实施。如果是阳光高照的大晴天,基本没什么用。传统催化剂一般分为制冷剂、人造冰核剂和稀释剂三类。如前所述,前两者用于冷云,稀释剂用于暖云。说到实际操作,人工降雨真的像想象的那么简单吗?


我国的人工增雨通常采用小型皮卡车牵引增雨火箭架,火箭内装满碘化银。据了解,火箭起飞后,飞到七八公里高度时就与炮弹分离。碘化银开始发挥作用。与此同时,枪身内部装置的降落伞会打开,炮弹的残骸会逐渐落到地面。人工降雨一次成本太高。一枚人工降雨火箭价值2000至4000元,发射费用为20万元。这还不包括运输费、护航费、仓储费、核发射费以及确认发射前的卫星定位费。这么费劲的人工降雨效果怎么样?


研究表明,公认的工作区增雨效果只有7至20。也就是说,原来10毫米的降水,一炮后只会变成10-7至12毫米,不会造成城市陷落。同理,在特别干燥、一年不下两次雨的地方,也不能进行人工降雨。不仅如此,我们都知道,大自然的循环有其一套完整的自然规律,人类无法干预。它很容易迁移,激活全身,引起蝴蝶效应。人工降雨会对降雨区和周边其他环境产生影响,但如果人工降雨是不是完全没有用,没有,确实很重要。我国第一次人工降雨是在1958年,当时吉林遭遇了60年未遇的严重干旱。人工降雨拯救了土地和水。不得不承认,人工增雨是我国抗旱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以前,修炼多于神话。人类利用科学技术的力量将神话变为现实。不过,如果说人类从此要征服自然,目前看来确实有些夸张了。世界范围内的人工降雨技术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等待人们进一步完善和进步。


陆地上的大部分降水来自海洋。极小部分来自陆地上的河流和湖泊。首先要明确的是,地上的水不会减少或增加,只是水的循环。


降雨只是将地海洋和陆地的河流和湖泊中的水蒸发,含水的气流相遇并冷却形成降雨。海洋中的水占地水资源的96%以上。陆地上的水不到百分之四。


五、地上有记录以来的最高降雨量是多少?

1952年3月15日至16日,非洲马达加斯加以东的印度洋上有一个名叫留尼汪岛的小岛。一天降雨量达1870毫米。


当地人用“世界末日”这个词来形容当时的景象天空乌云密布,白天如黑夜,雨从天上倾盆而下,屋顶千疮百孔。被雨淋湿了,一片狼藉;地上的雨已经来不及了。水流走,导致岛上积水数米,与大海的界限几乎无法区分;人们四散奔逃,不知道哪里是陆地,哪里是海洋……这场大雨堪称地气象记录史上最大的一次。降雨过程,使留尼汪岛赢得了“地上最多雨的极”的美誉。


气象专家分析,该岛之所以在短短一天之内遭遇如此大的降雨,与该岛地处热带气候区、地处印度洋热带风暴主通道密切相关。当时,这个小岛遭受了持续的热带风暴袭击。加之岛上地形复杂,山峦纵横,峰峦叠嶂,导致大量水汽在被山体阻挡时急剧上升,导致湿热的空气在冷却时凝结成云,导致一场巨大的风暴。暴雨。


除了留尼旺岛,地上还有另一个“雨极”,那就是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小镇。如果说留尼旺岛以其每日降雨量而闻名,那么乞拉朋齐岛则以其年降雨量而闻名。据气象资料统计,1861年,乞拉蓬农的年降雨量达到22990毫米;1890年8月至1891年7月,这里降雨量为24,461毫米;而1960年8月至1961年7月,由于西南季风特别活跃,乞拉朋齐再次打破了保持了近一个世纪的世界降雨记录。年降雨量高达26461-2毫米,日平均降雨量70毫米以上。日降雨量50毫米为大雨标准。这里几乎每天都下大雨。真是一个“多雨的地方”。


据气象学家分析,乞拉朋齐“雨杆”的由来与其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密不可分该地区三面环山,只有一处向南开口。当夏天的风继续吹进来的时候,就被挡住了。这里,尤其是北部高大的喜马拉雅山,阻挡了从印度洋吹来的湿热气流,迫使充满水汽的气流上升,常常在这里凝结形成大雨。


就极端年降雨量而言,乞拉朋齐被认为是“冠军”,但就年平均降雨量而言,这个冠军应该让位于夏威夷群岛的考爱岛。岛上1920年至1972年平均年降雨量平均年降雨量11,458毫米,是地上年平均降雨量最高的地方。据专家分析,岛上高耸的山峰像“屏风”一样挡住了东北信风的路径,迫使潮湿的海风在山坡上循环。冷热空气经常相遇,导致岛上全年气候寒冷。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陆地降雨纪录和一些关于为什么我国降雨量是从西向东流?的相关话题,希望诸位网友能喜欢。

本文地址:http://eptisonshop.com/post/1990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