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爆料】今天北京最高气温超过39度,为什么人感觉更热了?

 admin   2024-01-20 12:07   29 人阅读  0 条评论

“这么热的天,为什么天气预报说气温在40以下呢?”随着这两天北京最高气温的升高,很多人都在这个题。有些人使用手持式电子温度计来测量街道和表面温度,甚至可以超过50C。那么天气预报中显示的温度从何而来呢?为什么夏天会“低”?


图片来源北京市气象局


世界气象组织(WMO)规定,应在15m高度的盲箱内观测温度。


今天14时30分,北京南郊一观测站气温达到394,刷新6月中旬最高气温记录。北京市气象局一位官员表示,“这是在百叶窗内测得的温度”,并补充道,“如果在阳光直射的柏油路上行走,体温很容易超过45度。”


人们普遍感觉,高层建筑较多的城市,气温和地面温度远高于气象局发布的气温数据。为什么英国气象局监测的温度偏“低”?用一句话来解释气象局在标准观测条件下测得的温度与人类在室外测得的温度存在较大差异。这主要是因为测量环境不同。


气象局监测的气温从哪里来?小编在中国气象局发现,中国气象局的测温标准是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的标准,即15米高度处的百叶窗空气温度。地。


世界气象组织将气温定义为“在暴露在空气中且周围有百叶窗免受太阳辐射的地方,用温度计测量的温度”。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的说法,韩国气象厅公布的温度是用百叶窗上的温度计测量的温度。距离地面15米高的草坪应安装百叶窗,没有高大建筑物或树木挡风或遮挡阳光,以确保天气传感信息不被环境干扰。


温度观测记录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和可比性。


中国气象局专家解释说,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后,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地表吸收,导致地表升温。同时,地面通过辐射将热量传递给空气,使空气升温。因此,晴天白天,表面温度一般高于百叶窗测得的温度。


即使在同一个城市,百叶窗、水泥路、柏油路的温度也是不同的。强烈阳光照射下,15m高度的水泥、沥青路面温度比盲箱内测得的温度高4-5。同样,在草地、水、冰等中测量的温度也各不相同。


温度观测记录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和可比性。从百叶窗测量可确保多个地点的测温环境一致且可比较。


事实上,不仅韩国气象厅必须按照世界气象组织制定的标准观测气温,全所有国家和地区也必须以这种方式测量气温,以便全各地的气温能够统一比较。否则,全温度数据将不一致。


韩国气象厅为何不直接使用“感知温度”?小编理解,体温更符合每个人的实际感受,但每个人情况不同,统一标准比较困难。即使在相同的环境下,每个人感受到的体温也是不同的。体温不仅受气温影响,还受到空气湿度、风、太阳辐射、衣服颜色、甚至情绪等因素的影响。


北京选择南郊观测站作为“北京气温”的代表。


另外,同一城市不同地区同一时间的气温也是不同的。由于城市地面硬度高、绿化植物缺乏、汽车排放的热量、城市地区空气流动性差等综合因素,城市核心区的热量积累或散热特性与郊区有很大差异。地方、大中城市气温往往较高,这在城市生态环境中被称为“城市热岛效应”。


在天气预报中,每个地区的气象站都会选择一个代表站来预测该地区的气温。以北京为例,一般用南郊观测站的快门温度来表示“北京气温”。事实上,海淀、朝阳、顺义等几个地区的气温同时存在差异。


北京各地方气象站的气温预报选取本地区的代表站,遵循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的“卢浮宫温度高于地面15米”的基本原则。例如,截至今天15:00,北京市海淀区测得的气温为382,朝阳区测得的气温为384,昌平区测得的气温为399。


除太阳辐射、地面反射等因素外,影响区域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还有温度平流、垂直运动、隔热因素等。温度平流是指冷空气降低温度,暖空气升高温度,垂直运动是指如果有局部向下运动,则温度升高,如果有向下运动,则温度降低。


新京报编辑王静熙


编辑潘怡静校对李丽君


人体最适宜的温度是19~24。舒适温度是指在特定环境下的人体活动、服装耐热性、环境温度等特定条件下满足舒适要求的等效温度,即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


根据国内外实验,人类最舒适的温度是夏季19~24,冬季17~22。人体始终保持恒定的体温。当环境温度超过舒适温度上限时,人会感到热,超过37时会感到非常热。一般来说,人能承受的最高温度是52。


反之,当环境温度低于舒适温度下限时,人们会感到凉爽、寒冷,低于0时,人们会感到极冷。


一般来说,人们穿着合适的衣服进行户外活动时能承受的最低温度在-34左右。


本文地址:http://eptisonshop.com/post/3113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