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桐庐天气,如何提高水稻产量?
今天跟大家讲讲4月1日桐庐天气,和如何提高水稻产量?对应的一些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如何提高水稻产量?
如何提高水稻产量?这一点也不复杂,但同时也很乏味。首先,农田必须有良好的水利,以便随时补充。然后,一定要选择好品种,然后施肥。还有病虫害的预防。这两点非常重要。插秧时,要经常巡田。巡逻时,一定要仔细观察,发现题及时处理。
1、预施肥法以施足底肥为基础,早施分蘖肥,多施分蘖肥,使稻田在水稻生长初期富含速效养分,特别是氮肥,促进水稻生长。分蘖生长早、快,保证分蘖多。耳朵。一般底肥用量占总量的70%,氮肥用量占总氮量的60-80%。剩余30%的肥料在移栽返青后施入。此法目前在云南省普遍用于高产施肥。由于全省水稻生育期降雨集中,肥料容易流失。经常出现低温、日照少的情况,影响水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底肥重施以农家肥为主,肥效稳定。结合早施分蘖肥,可使水稻生长稳定,提高有效分蘖率,使水稻在幼穗分化前吸收利用大部分施肥。有利于碳氮代谢的转化,不延长营养生长期,避免抽穗开花期低温危害和晚熟。在四川、贵州地区,主要用于生育期短的品种或施肥水平低、早温低、肥效慢的地区和稻田,以及双季早稻田。
2、早促、中控、晚补的方法是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早施分蘖肥,保证一定的穗数。当分蘖数达到一定数量时,通过干田抑制氮肥的吸收,从而抑制无效分蘖,避免过早封行,争取壮秆大穗。若复水后出现脱肥现象,可酌情施穗肥、粮肥,有利于稳岸增源。这是目前川黔中稻特别是早中熟杂交稻主要高产施肥方法。在云南省的麦后稻田中,由于氮素供应模式稳步上升,因此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氮素供应高峰一般出现在孕穗期和抽穗期,但不像大豆田那样明显。
3、前面稳定,中间推动,后面维持。在施适量底肥和分蘖肥实现锋稳的基础上,增穗肥以“促花肥”为主,然后对苗施“保花肥”,保证穗数充足。基本上,我们关注的是大穗和粒重。云南海拔16001800米地区,水稻生长期年平均气温157,月平均气温20多一点,特别是蚕豆生长的稻田。以前种植的这种方法不仅单产高达600克,而且还会引起叶瘟。率下降。在四川、贵州地区,这种方法适用于温暖地区和沙泥田生育期长或中熟水稻品种,以及密度大、施肥不足的稻田。
4底肥“大赤青”施肥方法是整田时一次性施入所有肥料,使土壤与肥料充分混合的全层施肥方法。适用于粘土、重壤土等保肥力较强的稻田,必须有充足的肥源。根据多年多点大面积试验示范结果,与底肥加分蘖肥和底肥加穗肥相比,水稻植株氮素吸收率提高,分蘖快,穗多。外观好,行间透光率高,成品率提高3-617-9%。
防范措施
以上每种施肥方法都有其适宜的条件。但考虑到水稻的生长特点和对肥料的需求,分期施肥更有利于综合提高各产量构成,协调穗粒矛盾,让“源”、“汇”、“流”得到充分发挥。充分发展。
另外,在考虑施肥方法时,还应注意采取有效措施,如深施肥、浸苗根、堵苗窝、深施肥、叶面施肥等,可以减少肥料流失。并提高肥料利用率。经济施肥法。
水稻病虫害及其防治
棉花腐烂、立枯病乐果钠、门神、霉灵、甲霜灵、甲氧西林。
细菌性叶枯病和细条斑病铜氨、根恶唑、硫酸链霉素。
灰飞虱吡虫啉、吡蚜酮、异丙威、啶虫脒。
稻蓟马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
稻瘿蚊呋喃丹。
叶分裂阶段
稻瘟病门参、三环唑、稻瘟灵、咪酰胺三环唑。
纹枯病井冈霉素、粉锈宁。
二化螟三唑磷,杀虫剂清单。
稻纵卷叶螟Pi杀单,Avi。
稻飞虱吡虫啉、布洛芬、
亚麻斑病稻瘟灵、20-氟硅唑咪鲜胺。
标题阶段
稻瘟病三环唑、氟硅唑、硫磺、门神、酰亚胺三环唑、稻瘟灵、咪鲜胺。
纹枯病井冈霉素、门参、三唑酮、己唑醇、嘧菌酯、恶唑菌酯、高科、唑菌胺酯。
蛀虫三唑磷、杀虫剂、甲维盐、死蜱。
稻纵卷叶螟Pi杀单,Avi。稻飞虱吡虫啉、布洛芬、异丙威、啶虫脒。水稻黑穗病井冈霉素、门参、三唑酮、唑菌胺。
白叶枯病、细条病门参、铜氨、根恶唑。耳疫病三环唑、咪鲜胺、三唑酮。水稻秆腐病安磺灵、奥沙宾和咪鲜胺。水稻黑核病茎腐病
水稻成株期茎基部发生的一种真菌病害,又称水稻茎腐病或菌核病。病原菌是半知菌亚门的孢芽孢杆菌和巴豆芽孢杆菌。有一些小的状细菌,被归类为子囊菌亚门。病菌侵入茎基部叶鞘,形成椭圆形或纺锤形黑斑,随后扩展至整个叶鞘。茎上也有大的黑色斑点。后期茎基部腐烂,植株枯萎,茎腔内有大量小状黑色颗粒。形菌核。以成熟的菌核在病害稻草或土壤中越冬。定植时附着在幼苗基部,利用菌丝从伤口或叶鞘基部侵入寄生。该病原菌为弱寄生真菌,喜高温、高湿,故穗期危害较前期严重。稻飞虱多的田间发病较严重,常引起复合感染。防治方法应以加强肥水管理为主,防虫防病结合,及时喷药为辅。
水稻白叶枯病
水稻叶片的一种细菌性疾病。该病原菌为原核生物界水稻病原菌米黄单胞菌(Xanthomonasoryzae)。病菌通过根、茎、叶的伤口或水孔侵入稻体,在维管束内繁殖造成危害。苗期和分蘖期最为脆弱。幼苗叶片常表现出叶枯病症状。受感染的品种经常出现急性枯萎症状。病斑呈蓝灰色、水浸状,病叶很快卷曲、枯死。抗性品种上出现棕色死斑。该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630,在病体上越冬。水稻种子也可以携带细菌并通过风雨传播。过量的氮肥和低洼的稻田会导致早期和严重的疾病。台风、雨后,该病常在易感品种上迅速蔓延。防治措施选择抗病品种、防止稻田淹水是防病关键,并与化学防治相结合。
水稻矮缩病
由植物呼肠孤病属的水稻矮缩病引起的水稻秧苗病病。该病呈形。传播病的媒介有黑尾叶蝉、电叶蝉和大斑黑尾叶蝉等,周期1420天。这种疾病可以在昆虫体内繁殖,并通过卵遗传给后代。该病的寄生范围很广。病株矮化,高度不到正常的1/2,分蘖较多,叶片深绿,叶片僵硬,叶鞘有黄斑。与叶脉平行的白色连续条,偶尔散生。分蘖期和苗期受感染植株矮化,不能抽穗。抽穗后若感染,则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病株根系发育不良,大多老化腐烂。不同品种的抗病性差异很大。控制传播病的昆虫是疾病预防的关键。
水稻恶苗病
又称白秆病,是水稻地上部分的真菌病害。致病细菌是子囊菌亚门的藤仓赤霉。变形形式是半知菌亚门的串珠镰刀菌。该病从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病株徒长、细弱、呈,通常比健康株高3至10厘米,易于识别。病株基部节上常有倒置的气生根,并有一层粉红色霉菌。病原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5左右,种子携带病菌。选择无病种子或播种前用化学药剂浸种是关键的预防措施。
水稻纹枯病
对于病稻田,孕穗期病株率达到304株时应施药。药液应喷在稻株的中下部。采用浇灌法时,田间应保持35厘米的浇水层。施用井冈霉素时,最好在雨后晴天或施用后两小时内无大雨时进行。5亩用井冈霉素水溶液100150毫升或井冈霉素高浓度粉剂25克。任选其一,常规喷水100公斤,或浇水400公斤。
水稻二化螟
重点防治部分地区二代、二代螟和二、三代螟,重点防治水稻孕穗至穗穗前的稻田。每亩施杀虫双大颗粒11-5公斤,或每亩施25杀虫双水150200毫升,或25杀虫双水100毫升加BT乳剂100毫升,不同品种选其一,兑水6075公斤定期喷雾,或兑水57-5公斤小量喷雾。
稻飞虱
应把握小若虫盛发期,当若虫数达到每百簇1500只以上时施药。用药时要注意从场地四周开始,由外向内围剿。喷药要均匀周到,并注意将药液喷在稻株的中下部。使用异菊酯可湿性粉剂2025克,或25优立德可湿性粉剂2025克,或20叶陈粉剂乳油150毫升,任选其一,与75100公斤水混合定期喷雾,或与加水5~7-5kg小量喷雾。
稻苞虫
以池中稻田为重点,把握幼虫高峰期,每百株稻丛有虫1020条时施药。每亩用敌百虫9075100克,或杀螟松乳油100250毫升,或BT乳剂150200毫升,任选其一,兑水75100公斤定期喷雾,或与5以5%水7-5kg小量喷雾。
稻纵卷叶螟
重点防治主要有害物质。幼虫前期,每100株稻丛有1520个小芽时施药,穗期每100株稻株有20个芽时施药。每亩用25毫升杀虫水溶液150200毫升,或50毫升杀螟硫氨酸乳油72毫升,兑水6072公斤定期喷雾,或兑水5-7-5公斤用于小量喷雾。合适的申请时间是晚上。
大力推广耳期使用芬西宁新技术。水稻孕穗期,每亩使用15芬太宁可湿性粉剂50100克,并定期或小量喷水,可有效防止杂交水稻早衰。还可治疗水稻纹枯病、水稻黑穗病、水稻黑斑病。粉病和其他耳期疾病。
稻虫
为害症状用口器刺吸茎部汁液和籽粒汁液,使植株枯萎变黄,造成籽粒损失,导致产量减少,甚至绝收。主要为害早、晚稻早抽穗或晚抽穗的稻田。
化学防治水稻抽穗期进行化学防治。早晚露水未干时喷洒效果。每亩可用、80敌敌畏乳油75-100毫升。、死蜱乳油40ml,50-75ml。.100毫升20三唑磷乳油。将50公斤水与喷雾剂混合。
稻瘟病
稻瘟病是水稻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它分布广泛,危害极大,常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和稻米品质下降。
症状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发生部位和症状可分为苗瘟、叶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籽粒瘟。
苗瘟大多是由病种种子引起的。它发生在幼苗三叶期之前。一般无明显病斑,但幼苗常变成黄褐色而死亡。叶瘟发生在水稻叶片上,根据气候条件和水稻抗病性,有四种类型急性、慢性、褐点病和白点病。叶节瘟发生于叶耳、叶舌、叶环的病害称为叶节瘟。叶耳易感染该病。它们最初表现为浅绿色病斑,然后向叶环和叶舌发展。灰白色至灰棕色,病斑不规则。节爆多发生在穗颈以下的第一节和第二节上。最初表现为棕色或深棕色小斑点,然后呈环状扩展至整个节。颈瘟和枝瘟发生在穗颈、穗轴和枝茎上。病变最初是水浸状的浅棕色斑点,后来发展到耳颈周围。病部呈褐色或深绿色,耳颈处早期形成白斑。穗迟,粒不饱满。粒瘟发生在谷壳和臂部,造成椭圆形褐斑,籽粒不饱满,米质变黑。
病原病原是由氘真菌引起的真菌病害。病原菌菌丝为内生,分生孢子梗从病部气孔或表皮突出。它们不分枝,有2至8个隔膜。分生孢子梗顶部可连续产生分生孢子56个,多则920个。多于1个。分生孢子呈梨形,初时无隔膜,成熟时常有两个隔膜,密实时呈灰绿色。分生孢子发芽产生芽管,长出感染丝,侵入宿主组织造成伤害。
发生特点稻瘟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稻秆和病谷粒上越冬。当第二年春季气温升至20摄氏度左右时,若有降雨,分生孢子就会继续产生。孢子被风、雨或昆虫携带,导致周围的稻田或稻株首先患病。另一种方法是播种病粒,引起秧瘟。病稻秆和病粒是稻瘟病的主要传染源。
稻瘟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受品种抗病性、肥水管理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品种抗病性的相对稳定性常常受到病原菌生理小种变化的影响。肥水管理质量是影响水稻植株抗病性的重要因素,气候条件是病害发生和蔓延的必要条件。
水稻白叶枯病
它是水稻中后期的重要病害之一。病害的严重程度和对水稻的影响与发病的早晚有关。抽穗前病害对产量影响较大。
症状白叶枯病主要表现为叶片症状,有叶缘型和萎蔫型。叶缘型多发生在分蘖末期至孕穗期。病原菌大多通过水孔侵入。病斑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呈黄棕色或深绿色短条纹,沿叶上下叶脉延伸。有时呈波纹状,后来叶子变成灰白色或而枯死。籼稻病斑呈黄棕色、灰白色。当田间湿度较高时,病区会出现淡露珠状细菌脓液,干燥后变成小颗粒。萎蔫型一般发生在苗木移栽后1个月左右。病叶多迅速失水,卷曲在心部下部12片叶中,最后枯萎,如同蛀虫为害造成的死心一样,其他叶子也相继变绿枯萎。病株的主蘖和分蘖可被感染而死亡,造成稻田大量死苗、缺丛。
病原体病原体为黄单胞菌属的一种,细胞短,杆状,末端钝圆,细胞一端有12条线状鞭毛。病菌生长温度低至10C。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