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分享」夏季为何容易出现大雨、大风、雷暴、闪电等强对流天气?

 admin   2024-02-17 10:20   39 人阅读  0 条评论

大河网讯夏季天气炎热,气温不断升高。天气炎热时,容易下大雨。相信不少河南市民对近期的强降雨、强风雷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万岁。什么原因?


昨天的极端对流天气主要有雷暴、大风、大雨和局地冰雹。


7月25日下午至7月26日上午,河南省气象现象特征明显,全省41个县出现10级以上雷阵雨,最大风速达1213级,并伴有受到强风的影响。雷电活动。


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中到大雨,其中南阳、驻马店、郑州、平顶山、许昌、新乡、赵作、洛阳、开封、信阳等地有分散大到暴雨。有267个站点出现超强降雨。50毫米中超过100毫米的有9个站,最大降水量达到1663毫米。


120个县共有808个站出现小时降雨量超过20毫米的短时强降雨,45个站出现小时降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郑州市最大的站化汶口站达1037毫米。


25日15:00至18:00,三门峡、赵作、洛阳、新乡等地出现冰雹,其中嵩县升官镇最大冰雹直径达4至6厘米。


夏季为何易出现强对流天气


河南省气象局专家介绍,此次极端对流天气的成因主要是受西部短波槽东移产生的带状中尺度对流系统影响,是一次非常明显的飑线天气过程。


在此过程发生之前,受来自副热带高原晴低云的西南暖湿气流影响,河南及周边地区明显温暖湿润,水汽丰富,能量不稳定。气氛。随着高层低压槽向东发展,输送冷空气,高层大气垂直不稳定加剧,陕西南部出现强对流,近地面形成强冷锋。河南西部地区继续出现新的对流,并在河南中部发展成飑线,给河南省带来雷暴、大风、短时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是不是技术性太强,看不懂?首先我们来看看造成这种天气的“航母”。


专家介绍,飑线是雷暴排列成线状的***,从上方看就像一艘强对流天气的“航空母舰”。每一次对流雷暴都像是“航空母舰上的战斗机”。”。这是一个具有巨大破坏力的灾难性天气系统。


爆炸线的特点是体积小、寿命短,宽约20至50公里,长一般数十至数百公里,持续时间少则数小时,多则10小时以上。


飑线携带的能量巨大,可能出现的极端对流天气多种多样。雷暴、强风、短时大雨、冰雹甚至龙卷风都有可能发生。这些极端对流天气事件也可能单独发生。或者组合起来。


南阳、信阳、洛阳、郑州“电满了”


这些极端对流天气过程伴随着强烈的闪电活动。据河南省雷电监测系统显示,7月25日12时至26日12时,全省共监测到云地雷62401起。信阳、洛阳、郑州。其中,郑州市从云层到地面发生雷击5307次。


夏季的强对流天气使我们容易遭受雷击。如何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专家介绍,雷暴是一种自然现象,大致分为云闪电和云地闪电。云内部的电荷分布具有不均匀电荷分布的特点,因此当不均匀电荷区域之间的电势差达到一定程度时,空气分解并形成放电,从而产生云内闪电或云间闪电。-云闪电。


如果云中的电荷足够大,靠近云的地面上,特别是突出地面的建筑物、金属物体或水陆连接处,就会感应出大量异质电荷。当云层与地面的温差达到一定程度时,当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从云层到地面就会发生放电现象,从云层到地面就会发生闪电。


例如,25日晚,不少郑州市民拍摄到闪电击中郑州中原福塔,这是典型的云对地闪电,但通常不会对防雷充分的建筑物造成损坏。


就像水箱里的油和水一样。当低密度油位于水箱底部而水位于顶部时,会发生强烈的向上运动,油最终浮到表面。


同样,靠近地面的较热空气在浮力的作用下上升,形成热湿空气的上升流。


当温度升高到一定高度以上时,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


水滴下落时,会被较强的上升气流反复向上举起,导致小水滴不断累积,直至上层气流无法支撑其重量,形成大水滴,最后以雨的形式落下。这也是为什么夏季雷雨不像春季雨那样毛毛雨,而且水滴较大。


本文地址:http://eptisonshop.com/post/3993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