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流放人,乐昌古道风景真美,我没来过粤北(上)
我们一直都想了解乐昌古道风景真美,我没来过粤北(上)和韶关流放人的话题,接下来小编带你走进乐昌古道风景真美,我没来过粤北(上)的案。
添加一名作者
你弟弟真可怜,起得很早,出去收盐直到深夜。
只有一根扁担和两个篮子,没有时间翻山越岭。
我们吃了很多糙米,睡在几个屋顶下。
艰难的日子每天都会到来,每年都有风风雨雨。
……
描述古道上搬运工汗流浃背的古歌,带我们穿过时光隧道,回到2000多年前的封建王朝。
古道见证了客源迁徙的历史。
据《乐昌相记》及相关史料记载,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林绍率领五十万大军攻占吕梁之地。为了征服南越,他们想到了南海、鸡林、乡郡。……”“其中,有一支15万人的小部队,在现在的“湘粤古道”所在地,从湖南向广东进军。可见,乐昌这条历史悠久的古道,自古就是中原通往广东途中的第一站。这是连接朝鲜和韩国的第一条重要道路。全面打通中原通往岭南的交通大动脉。东汉建穆二年,贵阳太师决定沿着当年走过的小路开凿一条南北通道。该公路起自湖南省临武县,经平溪镇五羊寺,直达广东省乐昌市、观春、梅花镇、吹岩、云岩镇等地区至绿源、曲江、英德、汉沽等地,总里程500多公里,其中乐昌80多公里。
图为西京古道上的搬运工。
乐昌四周群山环抱,山上云雾缭绕,气候奇特。汉将马援率军平定岭南道,途经洛昌时,感叹“鸟不能飞,兽不能来”,唐代大儒韩愈被贬。赵州乘船来到长乐隆,面对险山、恶劣天气,说“很危险,船会撞到岩石……”《天空》展现了乐昌的危险地理位置。
图为乐昌市西京路平溪镇舞阳区路段。
西京古道被发掘后,历代曾多次重建。一些重建事实可以在相关历史资料中找到。其中《晋州实记》和《苏州不实记》记载为唐代重建。明嘉靖十二年,于俊等人用石块筑路。满历三十三年,现任行政长官吴邦均改建了从绿源县至湖南宜江的全线。乾隆四十六年,当地村民重修古道。路面用石块或岩石凿成,宽3至4米。西京古道成为古代连接南北的“高速公路”,是岭南和中原人民进京经商、探亲访友、考试的必经之路。还有旅行。通过这里,你可以一睹路上密集的人流和生机勃勃的景色。唐代中叶,张桂陵奉旨开凿南农梅关古道后,中原人民特别是西南人民多了一个进入岭南的选择,极大地促进了该地区的繁荣发展。广东经济文化.
图为平石镇西京古道白竹段。
图为乐昌西京古道梅鹧鸪池段。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自己的祖国有眷恋,一般不轻易迁徙。除非绝对必要。千百年来,北方频繁的战乱、天灾、人祸,导致无数难民携家带口南迁。此外,贬官和罪犯也经常被流放到南方,岭南的蛮荒之地逐渐发展起来。为了方便日后回家,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住在古道附近。一是交通便利,生活便捷。二是方便获取家乡新闻、查询。我们从古村落的牌匾上对此有所了解。如“陇西家”、“平西家”、“一柳家风”、“三山堂”、“平阳堂”、“渤海堂”,都是从甘肃、北京、江西、山西、河北、湖南等地区迁徙过来的。这里。不同姓氏的村庄“择路”,互生互助,并以“根”的形式向四面八方扩散,形成了完整的交通网络。昔京古道在平石镇乐昌分出三路。一条从阳山、乳源经云岩、梅花、关春、老平石、舞阳寺至宜章,以湖南舞阳寺为中心。清楚的;另一条路从老平市出发,经金鸡岭麓,向东南方向至庆云,经过威灵关、黄埔、汝城等古堡,向南经过江西边境。从北乡至乐昌有——九龙十八滩水路,沿吴江九龙十八滩西岸,从乐昌龙口经罗家渡汉龙寺至平石镇,可弃船骑马经宜家。过去,江北中原的伊拉克古道被称为南川北马。当地人称其为“日常古道”、“金乐古道”、“黄衣古道”、“黄黄洞古道”、“湖广古道”。总共有22公里。乐昌最长的道路是“一乐古道”,是西京古道的分支。道路由红砂岩、青石、花岗岩砌筑,宽度815m。主干道途经坪石、黄埔、青云、两江、九峰、北乡、乐城等8个镇、街道办事处。其总长度超过120公里。从这里延伸出来的支线公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一是从东南经平石金鸡岭麓向庆云、黄埔、白石、汝城及东北的江西边境进发。途中,青云从两江、九峰、北乡向东南方向前往乐昌。另一条是沿着乌江,从大源向东南延伸至乐昌,两岸有陆路和轮渡服务。乳源县南部的梅花、云烟、红云;四是从西南经三星坪、舞阳寺、新洞水头至湖南宜章县梨园。第五是湖南宜章县,从西北到白渚、三公桥。此段沿宜章河向西北流,流经玉泉阁遗址、小坑桥、三拱桥等交通建筑。由于广东沿海产盐,盐商通过陆路、水路运至平溪,然后销往湖南、江西等地。这条古道对于研究古代交通网络、文化交流、商业交流具有重要价值。
图为平石镇西京水路汉龙寺一段。
图为怡乐古道北乡镇石角子段。
古朴典雅的精致凉亭
西京古道乐昌段沿途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古建筑随处可见。目前共有25座,多为古楼阁。古索道“上接两湖,下达百粤,人来人往,喧嚣累如珠”。所以,“有一个五英里长的短凉亭。”十里有亭,三十里有站,人们可以在此休息,避风雨,避暑。
图为西京古道云岩镇下的开封古亭。
矮亭之中,最美的是建于清嘉靖十一年的“哈开峰桥村石亭”。东西延伸,四周墙壁和顶部均由大小不一的石砖砌成,呈门拱环形无柱殿堂结构。亭顶覆盖厚土,宽464m,深595m,面积28m2,顶部厚125m,类似通道隧道。西门顶上刻有“安心莫急”的大字,东门顶上刻着“有客到家”的字样。亭内有“新亭碑”四块,亭中央有一石,上刻“嘉靖十一年立记”楷体大字。亭内有宽25米的西京古道,东通绿源县红云乡,西通湖南秋秋岩、梅花等地。门俗称“风水墙”。长亭中最漂亮的建于清嘉靖十二年,南北绵延,宽670米。进深785米,面积53平方米,有7根柱子,南北门刻“始源亭”。砝码上的墨笔写着“清嘉靖十二年创建。”该阁为单体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四面环抱,前后拱门,西京古道从中穿过。南至云岩步奥亭、乳源红云乡,北至湖南梅花鹧鸪池等。该亭是乐昌现存最大的古亭。
图为西京古道草鞋岭村的“思源亭”。
古道沿线还有阁楼。例如杨家寨梅花镇大坪梅乐古道附近的文昌阁。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坐东南向西北,为砖木瓦石三层重檐歇山顶建筑。宽9m,深89m,高约11m,面积80m2。前后拱形石门框均砌高拱形青石墙,顶部青砖叠砌二层檐,中央有文曲星。每逢传统节日和高考,村民都会举行祭祀活动,以保佑家人平安幸福、文化繁荣、学业有成。过去,这里是路过的人们休息喝茶的地方。据《杨家谱》记载“第十二代孙新玉,选贡生,入居居堂家学。清乾隆三十年,顺天乡进士选县太守杨大敬,建立了它。”
1931年2月3日,邓小平、李明枢领导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红七军经过“梅花血战”,撤退到杨家界。他们在这里召开会议,决定撤出梅树,迁往江西,认为粤北梅树战役已经失败,他们建立根据地的计划不可行。部队撤退后,部分伤病员在这里接受治疗。解放后,文昌阁是一家加工厂,也是村民聚集、劳动的场所之一。解放后,当地居民称文昌阁为“红军塔”。文昌阁这样的重檐楼阁在粤北很少见,对于研究乐昌市清代阁楼建筑具有一定的价值。
图为梅乐古路上的文昌阁。
古桥随处可见,美丽壮观。
有句话说“遇山则筑路,遇水则筑桥”。因为路太直,堵住了河,所以只好建桥。乐昌西京古道及其支流有古桥21座,连接各个村落、村落、田野。这座古桥没有沙、泥、石榫眼,完全是用机器精心锤打的石砖砌成的,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在美丽雄伟的古桥中,以宜乐古道上的映山石桥和月湾古桥最具代表性。
灵山石桥位于黄埔镇灵山村,建于清乾隆年间,南北走向,采用拱形纵砖砌法。该桥长4985m,宽65m,三拱跨,拱跨169m。桥体厚度115m,面积324m2。桥面两侧有石栏杆充当栏杆,长48米,高53厘米,厚36厘米。上石阶有5级,每级长65米,宽66厘米,高12厘米;下级石阶有28级,每级长65米,宽66厘米,高12厘米。这是广东省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跨度。每当春夏雨季,桥体倒映在水中,形成三座玉环形的拱桥,美丽极了,人们又称它为“玉环桥”。
图为西京古道支线亦乐古道上的映山石桥。
多年来,映山石桥经受了无数洪水、风雨、冰雪、风霜,却屹立不倒,完好无损。
为什么要投入巨资修建这么宽的石拱桥?附近规模宏大的灵山古村、石业村,以及黄埔老街两旁的商铺、会馆,都表明古伊拉克古道上商人的往来十分频繁和活跃。湖广重要的交通大动脉。这座桥对于研究古桥梁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1987年列入乐昌县第二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公布为第四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
月湾古桥位于两江镇普乐村。据清同治所著的《乐昌县志桥》记载,“普乐洞月湾桥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月湾古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长25米,宽6米,高10米,建筑材料为石板,结构与赵州桥相同。该桥为半月形石拱桥。石桥制作精良,桥身全部用手工凿成的石砖砌成,不使用灰浆。这些石砖长一米多,厚一尺,被切成方形,每块至少重五百到六百公斤。据当地老人介绍,1934年11月,朱德率领的红一军团途经九峰、两江,护送部队的一头大象用长长的象鼻过月湾桥,闻了闻(月湾桥)是否坚固,我就知道了。才敢跨过去。过桥。当经过两河之间的另一座“小江桥”时,大象用鼻子闻到了桥的味道,不敢过河。
图为两江镇怡乐古道月湾桥。
关于作者
欧伦斌,宿关市乐昌博物馆馆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