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综合改革的核心,李正涛理想的“教育综合改革”是什么?

 admin   2024-07-08 03:07   17 人阅读  0 条评论

对于李正涛理想的“教育综合改革”是什么?以及关于高中综合改革的核心的题,很多人都是比较关注的话题,接下来让小编带来了解一下吧!


2022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回顾过去的一年,受到社会关注的教育活动有很多。


新的一年,教育事业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第一教育》特邀教育专家展望教育未来。


在本文中,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生活与实践”教育研究所所长李正涛将探讨综合教育改革的“综合逻辑”。


我们来看看——。


李正涛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正在走向“全面改革”。


继上海之后,深圳、成都、廊坊等12个省、市、自治区被设立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这意味着“十四五”期间,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开花的新时代。


全面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核心在于“全面”。


如何认识“全面”、识别“全面”、落实“全面”,成为这次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抓手。与其他改革不同,综合教育改革必须遵循并建立在“综合逻辑”之上。打破这个逻辑的关键涉及四个题。


01为什么要进行教育综合改革?


其根本原因和动机与“教育的复杂性”有关。


以“育人”为己任的“教育”可能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这决定了教育改革不能仅依靠某些方面、某些维度、某些方法来实现。任何类型或水平的教育目标只能通过综合方法来实现。


因此,我们可以说,“没有教育就没有包容”,或者“没有包容就没有教育”,没有包容就不可能实现教育改革。否则,教育本身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无论是建设优质教育体系,还是出台时下热门的“双减”政策,从政策设计、政策实施、政策评估,都是统筹兼顾、做到全面。它是以一种综合的方式完成的。


在很大程度上,集成既是系统化的目标和目的,也是系统化的过程和方法。


02教育综合改革应避免什么?


这与综合教育改革容易陷入的巢穴或误区有关。


01首先,避免加法合成。


首先,采用分解法,将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教育分别制定规划,汇总形成综合教育改革规划,分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一般的加法逻辑是通过教育和特殊教育的重叠来制定全面的教育改革计划,但“综合”似乎在其背后根深蒂固。加法思维和分割思维。


02二是确保教育融合后不失去独特性。


融合的本质之一就是“跨界”,跨越教育与经济、科技、文化与教育的壁垒,跨越大中小学、政府、社区、学校的界限。通过跨界,教育资源得到整合和分配,附加值得到最大化和优化。


然而,跨越边界的过程不可能是替代的过程。任何与教育相关的领域、学科、资源都必须进入并转化为教育的逻辑。如果教育频道出现同频共振,则无法更换。违反教育规律的教育逻辑。


古今中外的一切重大教育改革都证明,只要遵循教育的内在逻辑,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就能取得成功。


教育改革过程是教育与社会共同承担责任的过程。教育只有承担社会责任,才能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才能发挥其社会功能。


同时,社会不仅要求教育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且承担起自身的教育责任,产生社会教育功能。但责任既不是替代,也不是取代,而是范围内的责任。教育逻辑和规律。


因此,全面的教育改革需要超越边界的综合学习,坚持教育的逻辑。


03第三是避免只全面的和不全面的。


和一切改革一样,教育综合改革总是要依靠各种各样的事情、事件、任务,依靠很多具体的项目、项目、计划来实现。最终,改革的成效必须用绩效的效率和效果来衡量。


然而,教育归根到底是育人、成人。我们没有聚焦“综合事”,忘记了“综合人”,失去了综合教育改革“育人”的初衷。”。后者是衡量教育综合改革成效的基本衡量标准。


理想的全面教育改革应该是一项为成人创造成功、使成人成功并促进成人成功的改革。


03什么是教育综合改革?


综合既是改革的价值取向,也是对“包容”“融合”的理想目标和理性路径的追求。反面也是‘全面融合’。加法思维、分裂思维、二分思维、另类思维等。


全面统筹的思想体现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方方面面,渗透在教育综合改革的各个方面。


当我们倡导“公平高质量发展”、“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时,就是实现公平与质量、质量与平衡的统一。


“跨学科融合”、“五大教育融合”、“线上线下融合”、“普通职业融合”、“政府、区校融合”、“地区、学校、学生融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部门”“一体化”,包括“社会”、“教育力量一体化”、“改革与评价一体化”、“课程教研一体化”、“学教育一体化”等。中小学联动、“思政课程一体化”或“幼儿园与小学联动”、“中小学联动”、“基础教育与终身教育联动”等。而领导者则是一种全面、综合的思维方式。


同样,它背后还有“教育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立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激发办学活力”、“培养最优秀创新人才”、“卓越教育”等理念。“创建卓越教育”。“教育城市”这个词还遗留了很多概念。不同主体、不同机构、不同目标和路径之间不需要“全面融合”,而不是简单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尽力而为。


04如何践行教育综合改革理念和思维方式?


教育综合改革之所以困难,不仅在于综合逻辑难以发现和寻求,更在于综合逻辑难以构建和实施。


归根结底,教育改革的整体逻辑不是头脑中预设、推断、想象的,也不是已经完成或创造的,而是实际探索和建构的。


世界上没有现成的、完善的全面教育改革方案,即使有,也不一定适合中国的教育,因为中国的教育题如此多、复杂。建设关键是要有综合改革的载体或抓手,关键是“机制”。


教育综合改革必须有一个“综合机制”,其实质是一个衔接机制或整合机制。机制的本质在于不同主体、不同单位、不同要素之间的“连接”和“生成过程”,前者解决“如何连接”,后者探讨“如何发生”。


例如,理想的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应该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之间建立联系或关联机制。你教研究吗?家庭、学校和社区如何联系?如何确定在哪里连接以及如何连接?如何设计连接流程?哪些开发步骤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可避免的?以及如何诊断、发现和解决连接过程中的具体困难?


再比如“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通识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过程、路径和方法如何衔接?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不同类型、层次、融合程度如何体现类型化和分层?


还有“整合”。现有的特殊教育虽然自成体系,即使倡导融合教育的理念和实践,也往往是片面的。这是从特殊教育到普通教育的融合。


相对而言,他们融入普通教育的意识不强,不自觉地认为关注特殊儿童、参与特殊教育是特殊教育的题,于是不知不觉地将这项工作推向或转移到特殊学校。


真正的融合教育不仅需要特殊教育的双向融合,还需要普通教育的双向融合。那么打破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界限的融合在哪里呢?如何建立呢?


又如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融合。传统的方法是“合作”。首先明确学校里的“我”和社区里的“你”分别做什么,然后就是“合作”。“我们一起做这件事。”


这还不是真正的整合。真正的一体化就像杭州采河二小学正在建设的未来学校。它是关于在学校内建立社区以及在社区内建立学校。这时,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不再是“你”或“你”、“我”或“我”,而是你我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的关系。请互相帮助,我们总是互相注视,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我们’的关系。


提出并回上述四个题,既是解读教育综合改革本质的关键,也是各地教育综合改革面临的艰巨挑战。


案不应该是扁平化的、千篇一律的,而是应该根据教育规律和各地区的文化教育生态,实现创造性的区域转型。这是基于经验的。


它们的融合是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因而可以说是对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中国贡献”。


展望2022年,回顾过去的亮点。


专家怎么说|胡伟教育如何助力城市软实力建设?


一、什么是示范性高中?和重点有什么区别吗?

1.各种目标


1、道立中学是韩国高中教育的主体和高中教育的基本结构,是韩国完成9年义务教育后的高等教育机构。从高中到大学。


2.省级示范高中在新建阶段,要带头承担国家和市基础教育改革实验任务,通过教育改革实验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2.多种用途


1、省重点高中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改进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教师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与实践,学校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提高和多元化的研究与实践。


2、省示范高中开展教育化、信息化、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现代学校形象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健全人格发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开展学校课程和校本研究与实践。


二、2021河南普通高中课本是否改版?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已确定!我们计划从2021年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开始,在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9月10日,省教育部印发《河南省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指导意见》和《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明确了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的重点任务和具体要求。实施新课程。


召集教师有序进行选科、选班工作。


《意见》提出,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按照国家和地方要求制定具体课程实施方案,涵盖国家规定的各类课程,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技能课程;必须提供培训课程。艺术、、健康等课程必须举办一定的时间。同时,我们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开发开设多种选修课程。


适应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要求,根据院系人才发展规定和学生兴趣特长,有序开展选科选班。因地制宜推进素质教育,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保证学生选课需求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各地区、各学校要积极探索不同类型的学科选择和课堂教学体系,加快普通高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课堂教学所需教师数量增长100%的任务。少于10个。


省级综合质量评估综合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规范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程序、内容和监督,确保程序透明、内容公开、结果可信。


按照省统一部署,从2021年秋季高一学生开始,全省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行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信息管理。它在管理方面做得很好。学校要建立学生在校综合素质评价行动计划,利用客观记录学生表现,反映学生整体进步情况。我省还将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城市、工厂、农村,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社会责任感。每个高中学年有52周,其中40周的上课时间、1周的社会学习时间和11周的假期。


建立覆盖全体教职员工的师生发展指导体系。


《意见》明确,修订《河南省普通高中职业教育课程指导指南》,积极实施职业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自己,更好地适应高中学习和生活。处理兴趣、才能、潜在倾向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提高职业规划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能力;指导学生选课和考试,跟踪指导学生的学习进度,帮助学生完成定制课程。


辅以师生双向自愿选择的指定结对,引导师生建立师徒关系,确保师生充分融合。辅导老师和校长必须快速、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各方面,包括学生的成绩、思想倾向、需求和希望,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活动。开展省级集中培训、县级培训、校本培训、教育行政干部、教育研究人员、高中校长和教师综合培训。


三、2021湖南高中改革?

根据《方案》,2021年起实施高考综合改革。CSAT科目不再改为“3+1+2”。将高考成绩改为“2标准、1参考”。


《方案》明确了新高考考试科目的构成。2021年起,新高考将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全国统考三科、选修三科。也就是说,除了语文和数学之外的三门科目是必修科目,其余三门科目是选修科目。


其中,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考试和笔试两部分组成,符合条件的,给予申请人两次考试机会。所有全国统考科目均统一在教育部考试中心进行。


根据《方案》,三门选修科目分为第一选择科目(物理、历史两门选一)和两门改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四门选二)。化学、生物科目,即“3+1+2”模式。


《方案》还明确了考生总成绩的构成。“3+1+2”模式下,考生总分为750分。其中,全国统考三科——语文、数学、外语——各为150分,原成绩计入第一志愿科目总分。总分为100分,原成绩反映在高考总成绩中,重选的两科按年级授予,折算后的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每科满分100分。


《方案》是大学统一招生制度的改革。全国统一考试与普通高中毕业考试相结合,普通高校根据考生全国统一考试和普通高中的学科成绩,采用“两标一标”的方式招生。参考综合资格评估,根据各学术水平测试科目的成绩择优选拔学生。


根据《方案》,2021年起,招生单位将整合,普通高校招生将与物理、历史两个领域的大学专业招生并行进行。分开、单独标记,单独入场。


本文地址:http://eptisonshop.com/post/8160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