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总结」清朝军队超过90万,为何河南、山东两省军队不足一万?

 admin   2023-12-29 09:07   24 人阅读  0 条评论

在上一篇文章中,笔者谈到了鲁京军、八旗等一系列与清朝军队有关的题。可以说,清朝各地区驻扎的清军总数超过了90万。其中,有河南和山东两个省份驻扎的军队非常少,两个省份驻扎的军队都只有一万左右。相比之下,福建、广东两省驻军人数均超过6万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清军的具体情况。清军分为八旗军和鲁琼军,八旗是清军的主力,总兵力超过20万。其中,八旗成员十万余人,驻扎在清朝首都和直隶城,被称为北京八旗。八旗剩余的十万强者,则驻扎在全国各大城市和地区。绿庆军负责支援八旗作战,兵力总数达到60万,是八旗的近三倍。


也就是说,清朝的常备军超过了90万。战争爆发时,清朝调动绿军和八旗组成混合军,前往前线作战。请注意,清军对于防御也非常挑剔。比如,在边境地区、沿海地区、农民起义易发地区,将驻扎相对较多的军队。因为驻扎在这些省份的部队都有明确的实际使命和目标。相比之下,河南、山东、江西等省驻军的数量就少得多。


接下来我们看看清朝封建观念形成的过程。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根据明朝和元朝各省的情况,进一步调整了划分。同时,朱元璋学习元代地方机构的经验教训,废除了平江地区的政务等衙署,建立了布政使、布政使、都督三人制——首席。


然而,在面对各种现实题时,各个组织往往互相批评,这对管理无益。据此,明朝逐渐设立总督,统管一省或数京的一切事务。明末,北方游牧骑兵不断南下,倭寇侵扰东南各地,不再能够依靠城堡或要塞的力量吃尽苦头。多个城堡或村庄必须联手作战,但每个城堡或村庄都是同一等级。


据此,明朝先后设置了冀辽总督、三国总督、浙江总督。参考一下,明朝的巡抚并不是固定的,很多情况下,一名巡抚被废后,又重新设置了另一名巡抚。明朝末年,要同时对付两个强敌后金政权和东北农民起义军。由于仅依靠地方督抚已经不够了,明朝设立了总督,由内阁大臣直接领导。17世纪中叶,清朝逐渐建立独立统治。明朝开始进一步调整和完善选官制度。


清朝时期,巡抚成为标准的封建官员。清朝一共设置了八个总督,分别是支业总督、阳江总督、广东总督、广西总督、湖广总督、四川总督、福建总督、浙江总督。历任陕西巡抚、甘肃巡抚、云南巡抚。还有贵州。其中,除四川省、直隶省外,其余分公司管理福建省、浙江省、阳江省等二至三个省份。陕西、河南、山东三省的情况很特殊,只有直接向皇室汇报的总督,没有能够控制的总督。


按照清朝规定,八旗由广州将军、成都将军等各地驻军将领负责管理。各地区的都督、都督负责管理绿庆郡,无权调动八旗。河南、山东省属于北方地区,没有真正的作战任务。因此,清朝的八吉军和绿庆军驻扎在这两座城堡的兵力相对较少。首先说八旗军,八旗军在山东省驻军有2100多人,在河南省驻军有600人左右。


接下来我们看看绿营组。绿营军驻河南省约1.1万人,山东省约1.7万人。与其他城堡相比,这两座城堡驻扎的军队数量绝对是少的。相比之下,清朝在广东驻扎的青兵有68000余人,在福建驻扎的青兵有63000余人。云南、浙江等省份也有4万多名绿营部队。这是绿营军。大量八旗军队也驻扎在该省。


其实我们还可以看到另一个省,直隶省。河南、山东两省没有实际任务,平时不需要驻扎大量部队。一旦发生大规模土匪或农民起义,驻扎直隶城堡的守军可以迅速增援。清朝在支业城驻扎了大军,共有士兵5.7万人,其中八旗士兵1.7万人,鲁庆军士兵3.9万人。此外,山西省还驻有八旗军和绿营部队三万多人。


如果山东或者河南有事,陕西、河北的八旗军和绿勇军就能迅速出动。江西省的情况也类似,仅江西省清朝就驻扎了约1.3万人,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而紧邻江西省的浙江省和福建省,八旗和绿龙军的总数约为11万。在内陆省份和相对稳定的省份,清朝驻扎的军队相对较少。


当时,清朝西北地区不太平。在西北地区,他同时设立西安、宁夏、伊犁将军,辖兵力数万。此外,陕西、甘肃两省总督辖下还有8.4万多名绿营部队。


关于清朝的其他题和故事还有很多,笔者将在以后的文章中慢慢探讨。


一、为什么清朝中后期打仗时兵力都那么少出征没超过1W人的,不是说号称有80W大军么?

大多数人都认为明朝的军事实力是无与伦比的,无论是生产武器还是部署军队,明朝都可以轻松做到。相比较而言,晚清的军事实力不如明朝,明朝可以轻松调动几十万大军,清朝则不行。明清两代的军事动员能力如何?这是由多种原因综合造成的。


每个系统都有不同的部队部署能力


首先,两个朝代奉行的制度不同。明朝采用卫校制度,意思是军民合一,是军民一体的制度。无事可做,就种田,有事就上阵,治安制度允许世袭。后来又增加了招募系统,但与警卫系统不同的是,招募方式更加正式,更加注重战斗。因此,在这种制度下,明朝有更多的士兵可供部署。


同时,清朝最初采用八骑制,在这种制中,八骑分散在各地,各司其职,一时之间统一部署有些困难。而且到了后期,八旗越来越懒,士兵的战斗力也越来越差,尽管后来又增加了绿营和北洋水军,但是士兵数量依然不是很好。与明朝一样,清朝的军事动员能力也是客观的。始终不如明朝。


军事需求因国家环境而异。


除了一个国家固有的军事实力外,国家环境对军事需求也有重大影响。明朝时期,国家面临着很多威胁,比如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直是明朝的祸患,明朝不得不经常派兵与他们作战。而且除了游牧民族之外,你还要防御来自西域和其他地方的外国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想要赢得战争,就需要有足够的军队。


相比于明朝,清朝的战争压力较小,比如明朝与蒙古进行了激烈的战争,但清朝与蒙古的交往却相对和平。此时的国家环境相对来说不太动荡,而且明朝经历过多次大规模的战争,所以需要调动大军。因此,明朝战争对军队的需求比清朝大得多。


待遇不同,军训能力不同


除了大环境和制度之外,影响一个国家士兵数量的因素还有一个增兵能力。


如前所述,在明朝的卫所制度下,战争爆发时,士兵通常要耕田、征战。这种制度的好处是可以让士兵自给自足,为国家节省了训练士兵的巨大费用。因此,明朝时期,招募军队的成本并不高,而且士兵也很多。


不过,清朝八名骑兵的待遇却比明朝士兵要好得多。他们不仅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而且还有相应的财力。相应地,士兵的待遇也得到加强,国家的压力也随之加大。既然士兵多,就可以到需要多少军事资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能力培养很多闲置的士兵,清朝的士兵数量自然也没有那么多。在明代。


记录偏差随时间变化。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部队调动能力的真实性。明朝的军事动员能力固然强于整个清朝,但差距是否真的在几十万到几万之间却不一定。因为清朝比明朝更接近我们这个时代,所以战争记载更详细,可看的地方也更多。


归根结底,明朝年事已高,留下的资料不足,而且明朝越早,军事记录就越容易出现误报。因此,两个朝代的军事实力必然存在差距,但差距是否有那么大,还有待研究。


归根结底,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用兵武将能力,与该国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与该国的重心密切相关,与该国的经济实力密不可分。因此,当比较两个朝代的整体情况时,明清两代的军队部署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的题的案是显而易见的。


而且各个朝代的军事制度都不同,各有优缺点。明朝的护卫制度能够节省军费、增加兵力,但也有明显的弊端。清朝八骑的数量虽不及明朝军队多,但待遇优厚,素质较高。虽然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兵力有所下降,但早期的战斗力仍然很强,是不可替代的。因此,调动军队的能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军事实力,但还不够全面,而且各个朝代的情况不同,军事措施也不同。


二、九门提督的兵力有多少?(指清朝)?

“固文第5步兵营营长”简称“步兵营长”,也有“固文营长”、“步兵营”、“第5巡逻营”等意思。这是首都的驻军。


担负首都保安、巡查、出入管制、夜间巡逻、拦截、救助、逮捕、案件审理、关押罪犯、信号炮等重要职责。最鼎盛时期,指挥衙门军的步兵有满八旗、蒙汉八旗、青营等2万余人。步兵第五营一万多人在巡逻。是清朝都市区的主要治安力量,也是维持京城治安的警察部队。


三、满清入关时军队总共多少人?

满洲大军入关时,总兵力十二万。一方面,清朝投降并招募叛军控制中原,皇太极深知满洲人必须获得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才能控制中原。


因此,他对汉族地主知识分子纷纷投奔清廷十分重视,其中包括李永芳、范文程、宁万我、洪承畴、祖大寿、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等。皇太极对他们封王、封侯、爵位无微不至。他还向孔有德等人学习了弘一大炮制造技术,成为对明朝的巨大威胁。


本文地址:http://eptisonshop.com/post/2437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