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爆料」同济科技园嘉定分院:打造千亿韩元大学园区协同创新模式

 admin   2024-01-02 21:07   27 人阅读  0 条评论

文/望厦


大学科技园一头连接学术界,一头连接产业,是纽带,不仅是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发展的主要创新源泉,是大学实现社会服务功能、产学研融合的重要。


充分发挥知识溢出效应的“环境通报”模式,无疑是上海科技创新和产学研融合的一张有力名片。


同济大学科技园依托同济百年学术优势和各校区优势学科群,先后建立了赤峰路孵化基地、国港路创业基地、邯郸路基地、虹口园区、嘉定园区。形成“一园区、多基地”的发展格局。其中,朴佳静是“最年轻”的,但她的起点高,发展速度也快。


2020年7月,同济大学与嘉定区联合宣布千亿计划。同济大学嘉定园区的目标是在新能源及智能汽车、智能制造、智能出行及智能网联、智能医疗等领域实现千亿元规模。到2025年的行业。发展迅速,总产量已达1000亿只。


千亿级大学园区呼之欲出,符合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总体目标。


“我们将发挥同济的学科优势,借助同济科技园近20年的发展经验、成熟的运营模式和强大的专业服务团队,对标最高标准和最高标准,打造同济嘉定园区的重要源头和重要支撑。”具有全影响力的强大科技创新中心的传递者。”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嘉定园区总经理顾文杰告诉《创业圈》编辑。


协同创新加速资源转型


同济科技园嘉定分园成立于2018年,是同济大学与嘉定区政府共建的大学科技园,是张江高新区嘉定园区重点园区之一。


“同济科技园的产业定位基于其多元化园区的主题优势。”谷文杰告诉《创业圈》编辑,嘉定园区依托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汽车等学术和人才优势。交通、软件、机械、通信等行业定位主要是人工智能、智慧交通和智慧医疗。


成立两年后,共济嘉定园区目前已入驻企业350余家,初步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汽车、人工智能+交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目前成立的公司中,约有70家属于运输行业,其余30家主要与运输行业相关的公司。”谷文杰告诉《创业圈》主编,园区下一步将进行合作。光大集团培育医药产业,打造“五大医药”一体化产业园。


有趣的是,佟家顶园区并没有招商部门。这在所有科技园区中是非常罕见的。按照建设“环嘉定——同济千亿级大学园区”的战略目标,同济嘉定园区打破常规,探索设计了一系列有别于传统科技园区的创新模式和机制。


“我们不参与招商,我们参与资源汇集和产业布局。”谷文杰表示,除了创业企业外,还将重点关注交通运输行业,引进汽车、能源等行业的龙头企业。组建协同创新中心。随着龙头企业的资源汇集和运用,将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谷文杰认为,创新的基础在于合作,各方要把自己的资源和优势放到上,合作把事情做到极致。


“龙头企业拥有市场上最先进的研发需求,他们对接学校的科研资源,在上进行联合创新,创新产品最终都是直接从这些龙头企业那里采购的。同时,我们“我们会和这些领先的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把行业资本投入这些创新创业企业,就像把还给市场一样,他们可以在我们的上快速迭代、成长。”谷文杰说,“这样的创新孵化,未来随着项目的发展,还可以换股。大企业或者上市公司就是这样进行并购,形成良性循环。”


在谷文杰看来,任何企业都很难实现全产业链的研发创新。但通过协同创新模式,可以快速组合资源,最大限度地将学校的科研资源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发展和产业发展,实现政府、大学、企业等各方的共赢。实现“我能做”的局面。


包容性赋能有助于企业成长。


同济大学的师生是学校最具创新创业精神的群体之一。同济嘉定园区作为创新创业的桥梁,提供“同济”科技成果转化和师生创新创业精神,深化当地产业资源和大学学科优势及互动机制,推动科技创新。我们正在集中精力做这件事。提升企业集聚效应,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当地科技产业亮点。


“科技成果转化不仅仅是学校成果的传承。事实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除了资源对接,绩效还必须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了继续这一过程,需要培育公司。我们的作用就是补齐企业所缺的东西,为他们提供他们需要的东西。”顾文杰说。


“园区本身要包容企业,和企业一起成长。企业开发产品的时候,我们会和他们一起探索,帮助他们快速迭代技术。同时,我们也会打破传统。”丰富的应用场景,帮助企业实现现实场景下的采购。”顾文杰说。


龙头企业的引进和产业集群的布局,为园区企业提供的不仅是市场资源,还有资金支持。谷文杰说,“股权资金和债务资金同时配置,股权资金帮助企业经营壮大,债务资金帮助企业完成订单。”


除上述布局外,同济嘉定园区还为企业家提供免费的内控、财务规划、法律咨询、管理培训等支持,为企业家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流程的公益。注意教师和学生的项目。


以上海革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为例。格芯纳米是国内第一家专注于纳米储能材料的公司,由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郑玲朗团队创立。


格芯纳米正式落户嘉定园区后,园区提供约200平米的免费研发场地和约100平米的经济适用办公场地。通过持续的创业指导、产业资源、政策对接项目申请等专业服务,通过园区创业导师的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实现从研发到量产的发展。


2019年,格芯纳米在宁波高新区初步完成了新型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配方的设计开发、生产设备研制及产业化,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技术先进的产品。节能环保、安全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生产工艺装备精良。


另一个例子是鲁民智能。上海多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开发“全自动代客泊车系统”,专注于特定场景下的L4级无人驾驶技术。


杜明智能自2019年起就在园区进行孵化。园区通过配套廉价的办公空间,配合园区地下车库空间的利用,提供了实际的研发试验场。同时,园区持续通过各类展览资源、技术论坛和专业活动资源,为多米智能提供多种孵化服务。


目前,多敏智能在国内率先通过整车厂实现AVP系统量产,并率先完成5G+无人综合测试。主要重点是基于单目的“全自动停车系统”解决方案。视觉SLAM与无线相结合的核心人类驾驶算法计划在5年内分三阶段量产,用于停车场场景L4预装,并已与Tier1签订了数千万美元的量产订单。包含多个模型。


谷文杰表示,“这个园区作为一个,不仅要提供服务,更重要的是为企业赋能,规范运营,帮助企业一步步健康成长和发展,真正实现成果转化的目标。”他说。


编辑/Woohwi


本文地址:http://eptisonshop.com/post/2578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