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被卖,信息被泄露……如何打破线上就业的“坑”?

 admin   2023-11-12 12:07   23 人阅读  0 条评论

对于网上讨论的简历被卖,信息被泄露……如何打破线上就业的“坑”?题,以及58同城怎么开通会员的话题,想必网友都是很想知道,下来听小编解说。


如何打破简历销售信息泄露的网上求职陷阱。


网络招聘服务迎来强监管时代


网络招聘强监管时代正式到来。3月1日起,人社部公布的《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施行。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秘书处发文要求贯彻落实《规定》。


该《规定》是韩国网络招聘服务领域首部部门规章,对网络招聘服务准入、服务规范、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作出规范。其中,针对兜售求职者简历、泄露个人信息、预付押金、虚假招聘等各类网络招聘混乱现象,《规定》中均有相关规定。


多位业内专家指出,《规定》填补了对网络招聘服务机构的监管空白。开展网络招聘的必须严格遵守《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尽快纠正自身存在的题。依法健康合规开展工作,净化就业环境,维护人力资源市场秩序。


简历流入黑市


刚刚结束的央视“3月15日晚会”,网络招聘“露出大面子”。


智联招聘等互联网招聘均被点名。用户简历信息被不法分子泄露并在网络黑市上出售,可能引发了多起案件。


此次泄密并非有意无意,央视调查显示,与招聘的商业模式有关。以智联招聘为例,一般情况下,智联招聘的企业用户只能看到求职者的学历、工作经历等信息,姓名、电话、邮箱等关键信息被隐藏。


如果用户想要下载求职者的简历,他或她可以付费购买。据智联招聘客户顾介绍,简历价格从每份40元到100元不等,具体取决于申请人的资质。


归根结底,如果企业账号成功,只要愿意付费,就会导致企业账号资质被篡改、求职者简历被批量下载。另外,企业用户申请会员后,可以不限数量下载。


那么求职者下载的简历去了哪里呢?除渠道外,不法分子还向网络黑市导入大量简历,当这些个人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照片、联系方式、职业、学历等个人信息)流入网络黑市时,可用于欺诈或其他非法活动。它被用于预计最终会导致悲剧的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求职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是因为一旦用户的简历下载到公司帐户,个人客户将不会收到该消息。智联招聘的客户顾表示,用户的简历一旦创建,就会默认公开。


尽管智联招聘对企业用户没有有效,但智联招聘在对外声明中已表示,企业用户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求职者的简历信息。


除了智联招聘,51job、力聘网等互联网招聘也面临类似情况,关键是将求职者的简历下载变成一门生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系教授姜杰表示,如果对企业和招聘广告履行严格审核义务和个人信息安全义务,企业用户必须按时付费。合理提供详细的简历信息是常见的商业惯例。但是,如果您是企业用户,您将只能查看针对您发布的职位提交的简历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您同意向雇主披露此类信息。但如果只要你愿意花就可以下载无限数量的简历,那就表明该没有完全履行其信息安全义务。


上海身份律师事务所律师董一智也指出,这是违法的。“如果转售恢复盈利并造成损失,本身必须承担民事和刑事责任。”


网上招聘一片混乱


除了对求职者信息保护不足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缺口较大之外,在线招聘也存在不少混乱现象。


曾经轰动一时的“李文兴事件”就是一个例子。天津大学生李文兴在“BOSS直聘”应聘后陷入传销,失去联系,最终身亡。


在“58同城”虚假招聘案中,求职者通过“58同城”网站向某广告公司申请试衣、摄影模特职位,广告公司在面试前提出申请。对于价值10000元以上的职位申请,您可以出示宣传卡后安排拍摄。随后,求职者意识到自己被骗了,第二天回到面试地点时,对方已经人去楼空。


从远处看,似乎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一份高薪高薪的职位,但如果走近了,你可能会陷入陷阱。我遭受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您应该完全拒绝在线招聘。必须承认,在线招聘很受欢迎。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开设人力资源服务机构396万家,开设人力资源市场网站15万个,2019年网上发布招聘信息404亿条,发布招聘信息823亿条。


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在线招聘行业发展半年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在线招聘网站月均覆盖人数突破7000万人,3月份达到顶峰。它拥有超过8000万用户。受COVID-19事件影响,“云招聘”开始流行,视频面试、人工智能面试等多种形式应运而生。


在线招聘的优势显而易见。与传统的线下招聘相比,线上招聘可以大大提高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之间的信息对接效率,也符合网络社会的发展方向。疫情期间被广泛使用。


但在线招聘也存在题。如果没有适当的资格和行业法规,网络的“虚拟”性质会极大地放大风险。比如,一些不具备资质甚至违法的招聘单位和做法,可能会借机通过网络招聘公然“作弊”。再比如上面提到的个人信息泄露,由于网上传输更快、更方便,造成的损失更大。


严惩违法行为


幸运的是,这个题已经引起了监管机构的关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规定》,自3月1日起施行。


网易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部分析师孟慧欣表示,求职欺诈、简历推销、信息泄露、虚假信息、预付押金等各类违规行为屡见不鲜。《规定》的出台正在填补网络招聘的空白。服务组织存在监管空白。


根据《规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网络招聘服务,必须验证招聘简章、营业执照或者有关部门批准的文件、招聘信息负责人的明、用人单位的委托证明的真实性。由雇主提供。请审查合法性。不依法履行信息审核义务的,人力资源部门、社会保障部门将责令改正;拒不改正且无违法所得的,处一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韩元以下罚款。


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条例》要求人才服务机构在参与网络招聘服务时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人力资源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网络招聘服务用户信息保护制度,不得泄露、篡改、毁损、非法出售或者向他人提供个人的户口号码、年龄、性别、住址、联系方式、信息等。用人单位收集的经营状况等信息。人力资源支撑机构应当每年至少对网络招聘服务用户信息保护情况进行一次自查,记录自查内容,并立即消除自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


预付押金也是明确禁止的。《条例》规定,商业性人才服务机构提供网络招聘服务,不得向劳动者收取押金,并必须明确注明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事项。


按照《规定》,定期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会同相关组织对网络招聘服务及各类违法行为采取专项整治措施。依法查处网络招聘服务,严厉打击未经授权提供网络招聘服务、虚假收费、非法收费等违法行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秘书处近日发出通知,要求贯彻落实《条例》。通知要求,加强对信用违约人员和高风险个人的日常监管和突击检查。开展网络市场调研,建立健全风险预测预警机制,加强网络招聘服务风险监测和防范。网络招聘机构发生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可以约见负责人,进行警告谈话,指出题,责令改正。


加大对非法网络招聘活动的查处力度。我们定期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会同有关组织开展网络招聘服务专项整治,依法查处网络招聘服务中的各类违法行为。严厉打击提供虚假招聘信息、非法收取费用、擅自使用网络招聘服务、从事网络招聘服务等违法行为,同时倡导网络招聘服务诚信。将雇主、个人、商业人事服务机构的信用数据和失信情况纳入诚信建设体系。


本文地址:http://eptisonshop.com/post/977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