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教出版中学物理基础知识点总结,推荐收藏!
物理学硕士
了解和掌握电流产生的磁场、磁场对电流的影响、电磁感应等知识,掌握左手定则、右手定则、安培定律在具体题中的应用场景。
电路初步探索知识总结
1-电源能提供连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2-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例如,干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连续电流流动的条件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必须闭合。
4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例如金属、人体、土壤、酸、碱、盐溶液等。
5-绝缘体不能很好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例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6、电路组成由电源、电线、开关、电器组成。
7-电路具有三种状态-1。路径所连接的电路称为路径。-2。开路断开的电路称为开路。-3。短路电线相连的电路。电源两极之间的直接连接称为短路。
8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称为电路图。
9串联电路元件逐一连接的电路称为串联。-如果电路的任何部分断开,则没有电流流过电路。
10、并联电路元件并联连接的电路称为并联。-并联电路的每个分支不会影响另一个分支。
1-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称为电流)表示。
2-电流I的单位为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是毫安-mA和微安-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3、测量电流的仪器为电流表,使用规则如下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端子连接方法必须正确,使电流从“+”端子流出。被测电流不得超过电流表的量程。绝对不允许通过电气装置以外的方式将电流表连接到电源正极。
4、实验室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每个小格代表的电流值为0-02A,0~3A,每个小格代表的电流值为0-1A。
1-Voltage-U,电压是导致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而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设备。
2-电压U的单位单位伏-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V。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
3、电压测量仪器为电压表,使用规则如下电压表必须并联在电路中。端子的连接方法必须准确,使电流从“+”端子流出。从“-”端子连接。热量输出测量电压不得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4-实验室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伏,每个小格代表的电压值是0~1伏,0~15伏,每个小格代表的电压值是0-5伏。
5-记住电压值
一节电池的电压为1至5伏,一节铅酸电池的电压为2伏,家用照明设备的电压为220伏,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此。36伏以上工业电压为380伏。
1-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电阻。-导体对电流流动的电阻越大,则电阻越大,流过导体的电流越小。
2-电阻单位-R单位欧姆-,常用单位有兆欧-M、千欧-K。
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姆。
决定电阻的三个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特性,其大小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决定。-电阻与施加到导体上的电压和流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4-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一。滑动电位器
原理改变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电阻就会改变。
作用通过改变电路的电阻来改变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铭牌例如滑动电位器标注“502A”,则表示最大阻值为50,最大可通过电流为2A。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应“一一一”,C-应将电阻值调至最大后再接通电源。
-2.电阻盒这是一个可以表示电阻值的可变电阻器。
欧姆定律知识总结
一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中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R,公式单位I安培-A,U伏特-V,R欧-,1A=1伏/欧姆。
3-理解表达式方程中的I、U、R必须在同一个电路中,如果知道I、U、R这两个量,就可以求出其他量,计算时单位必须统一计算。
4欧姆定律应用
同一个电阻器的阻值无论电流和电压如何都不会改变,但随着施加在电阻器两端的电压增大,流过它的电流也会增大。-R=U/I、
当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流过的电流越小。-I=U/R、
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U=IR、
5-串联电阻具有以下特点-表示R1和R2串联。
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同。
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串联n个相同阻值的电阻,则R总计=nR
分压效应
比例电流I1:I2=1:1
6-电阻并联具有以下特点-表示R1和R2并联。
电流I=I1+I2——主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压U=U1=U2-主路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同,
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当n个相同阻值的电阻并联时,1/Rtotal=1/R1+1/R2
转换函数I1I2=1/R11/R2
比例电压U1:U2=1:1
功率、热量相关知识总结
1-电功-W,由电流引起的功称为电功。
2-功率单位SI单位焦耳。常用的单位是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3-电力测量工具电能表-瓦特表,
4-幂计算公式W=UIt-公式单位为W焦耳-J,U伏-V,I安培-A,t秒。
使用5-W=UIt计算功率时的注意事项公式中的W-U-I和t处于同一电路部分。计算时单位必须统一。由三个已知量可以计算出第四个量。
6-也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功率W=I2Rt,W=Pt,W=UQ-Q是电量。
7-Power-P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单位是瓦,常用单位是千瓦。
8-功率计算公式-公式单位为P瓦-w,W焦耳;t秒;U伏-V,I安-A,
9-计算时单位必须统一如果W为焦耳,t为秒,则P的单位为瓦特;如果W为千瓦时,t为时间,则P的单位为千瓦。
10-您还可以使用正确的公式计算功率P=I2R和P=U2/R。
11-额定电压-U0,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2-额定功率-P0,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施加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
14-实际功率-P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Ugt;U0,Pgt;P0;灯非常亮,很容易烧坏。
如果Ult;U0,则Plt;P0并且光线非常暗。
当U=U0、P=P0时,正常发光。
-如果在不同电压下使用相同的电阻器或灯,则会出现题。例如,如果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则实际功率是额定功率的四分之一。例如,“220V100W”表示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100W的灯泡连接到110V电路中,实际功率将为25W。
15焦耳定律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电流流过的时间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Q=I2Rt,-公式单位为Q焦耳,I安培-A,R欧姆-,t秒。
17-如果电流通过导体所做的功(电功)全部用于产生热量(电热),则W=Q,我们可以使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像电暖器一样,电阻是这样的。
1-家庭电路路径家庭电线瓦特表主开关保险丝盒家用电器。
2-两根输入线分别是火线和零线,其间电压为220V,可用测试笔判断。当试电笔内的氖管发光时,测量火线,不发光的线视为零线。
3-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均并联。开关必须与其控制的电器串联。
4-保险丝采用铅锑合金制成,电阻率高,熔点低。其作用是当电路中流过过电流时,保险丝产生更多的热量,使温度达到熔点,形成保险丝,自动断开电路,起到保险作用。
5-电路中可能出现过大电流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电路出现短路,其次是电器整体功率过大。
6、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要接触低压带电物体,不要接近高压带电物体。
1节化学课
一门学科是否需要补习,一是看该学科知识是否难,二是考试内容是否难,三是学生是否掌握了该学科的基本学习方法。
就初三化学而言,难度并不高,因为三年级化学课刚刚开始,大部分内容都与记忆有关,因此,三年级化学被称为理科里面有文科,但是初三化学里,记忆力占主要地位,可以说占的比例很大,而且从难度上来说,补课是没有必要的。中学化学课上。
2物理课
物理专业学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困难主要集中在力学和电学两大领域。您可以您的孩子他或她不确定哪两个部分,或者您甚至可以要求您的孩子详细说明他或她不确定的特定部分的哪一部分。
例如,有的学生不擅长学习反应力学部分的浮力部分,而另一些学生则不擅长学习动力部分的电路部分,因此他们可能会找老师在章节和章节中进行指导。他们正在学习。无需每节每章学习,所有物理知识点全面辅导覆盖。
3.初三物理化学学习方法
记忆是与遗忘战斗的结果,根据遗忘曲线,防止遗忘的最好办法是“遗忘前及时复习,遗忘后不重新记忆”。期末复习时,一定要认真阅读当天的内容,认真读懂重要内容的每一个字,力争完全掌握,能够将课本上的知识当成自己的知识来消化、运用。基于此,你应该自己完成作业,解决自己无法解决的题,在与学生讨论或向老师提之前要仔细考虑题,采用章节复习、比较等综合复习方法。归纳、总结将独立的知识点用线条连接起来,形成网络,促进理解、记忆和应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