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爆料」上班往返6.5小时成为热门话题!你的通勤时间是多长?
“电动车-公交车-地铁-班车-步行”
这两天,
金先生每天往返上海需要65个小时。
上了热搜
这也引起了很多农民工的共鸣。
根据最新研究报告
目前,我国人口超过1400万。
我正遭受“极端通勤”的困扰。
住在郊区,
在城市工作,
对于在一线城市工作的人
没什么不寻常的。
在你的汽车或工作地点附近租一个房子会更贵。
金先生来自上海,家住金山区朱泾镇,在杨浦区一家公司工作。
因为距离较远,我先骑电动自行车到公交车站,然后乘坐公交车,大约1小时30分钟,然后转乘地铁。到站后乘坐班车前往公司园区,单程3小时15分钟。
如果你想早上9点上班,你就必须每天5点20分起床。
金先生每月的交通费用,包括电动车、公交、地铁、班车、步行等,大约在800元左右。
我本来不想一个人开车,但单程行驶距离在100公里左右,早晚高峰单程需要近两个小时。每月费用约为5000元。
他并不是没有考虑过在办公室附近租一套房子,但他说那“更贵”。
人们利用高铁穿越乡村上班的情况并不少见。
90后的小韩每周都乘坐高铁从天津到济南上班,行程四个多小时。
早上5点左右就要起床赶火车,但路上又累又困,就在地铁和高铁上小睡了一会儿。从天津到济南的距离超过300公里,她已经在两个城市之间奔跑了7年多。
小韩说,这七年来,如果没有其他紧急情况,他每周日下午或周一上午都会从天津的家赶到济南的公司,周五下午或周六上午再赶回家。我们在天津过周末,其余时间在济南租房子。
七年来,她收集了大量的车,包括高铁和专线车,车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车站是天津站、天津南站、济南站、济南西站。
无独有偶,在江苏昆山买了房的彬彬每天都要乘坐高铁、地铁去上海上班,从她家到高铁站步行需要6分钟,高铁17分钟,地铁20分钟,步行8分钟到办公室,出行时间50分钟,比很多同城上下班的同事都短。
“我买房的时候,就觉得一定要靠近高铁站。”每天乘坐高铁的通勤费用每月约为1000元。“这点,我只能在上海租一套合租公寓,而且位置比较远。”她说。
报告称,超过1400万人遭受“极端通勤”之苦。
2022年7月29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北京发布《2022年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选取中国44个主要城市,采集9000万人的工住通勤数据。
北京是全国极限通勤人群最多的城市。
单程时间超过60分钟的通勤称为“极端通勤”。报告显示,国内44个主要城市有超过1400万人正在经历极限通勤,单程通勤时间超过60分钟的比例为13人,比上一年增加了一倍。32个城市的极端通勤率有所上升。其中,特大城市平均等级为19个,比上年增加2个,特大城市平均等级为14个,比上年增加1个。
从城市角度来看,北京通勤时间超过60分钟的比例为30%,是全国极端通勤人群最多的城市,较上年增加3%。广州、青岛、沉阳、天津、西安、长春、东莞、佛山、济南、太原、南昌等城市的极限通勤率也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2。深圳、南京、杭州、郑州、厦门5个城市极端通勤率连续三年下降。
不少网友也表示,他们也有同样的想法。
看
极端的通勤不应成为常态
从社会角度来看,解决“极限通勤”的办法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为公共交通增添人性化服务,然后再从细节上让人们在路上保持温暖,提高生活质量。这样做。为城市的发展而努力工作、奋斗的人们。例如,公司可以更多地考虑每天通勤时间长的员工。您可以根据您的通勤时间建立灵活的工作制度。
必须看到1400万人面临的“通勤困难”
在一个城市,“通勤幸福感”是评价一个城市是否宜居的标准之一,不仅是居民的考量因素,也是该地区吸引人才的重要加分点。关注“通勤难”,也是关注城市发展本身。
但“极端通勤”成因复杂,从根本上解决题需要城市功能区划、交通规划、土地资源开发等各领域管理部门密切配合,需要系统性、长期性的努力。项目。近年来,许多城市都在进行规划和探索。交通运输领域,去年10月发布了《上海交通发展白皮书》。未来,多式联运轨道交通将进一步融合运营,让市民出行更加稳定、舒适、便捷,进一步降低极端通勤人群比例。此外,有专家指出,可以通过副中心和卫星城市建设,分散大城市的非核心功能,转移产业人口,并提出优化城市产业布局的建议。对于实现就业与住房平衡、优化城镇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解决“通勤难”,需要宏观层面的长远规划,也必须考虑当下上班族的期望。比如,企业管理者可以共同努力,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提供更友好、更灵活的工作制度;再比如,可以增加共享单车的覆盖范围,让“最后一公里”的居家更加方便、快捷。是。时间相差不大,时间越短,交通就越方便,通勤就越不舒服。这些细微的变化也能凸显城市建设的温度。
城市繁荣,人民富裕。“人”是构成城市的微观细胞,寄托着城市成长的期望,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源泉。上下班通勤看似微不足道,但却与提高生活幸福感息息相关,是城市管理者应该认真对待的题,而不是继续出现在热搜中。
只有平衡好工作和居住,才能实现“快乐通勤”。
显然,极端通勤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和城市发展的竞争力。因此,如何保证通勤质量、实现工作与居住的平衡成为城市空间治理的重要题。
极限通勤实际上源于“工作”与“生活”的空间分离。一个城市的商圈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往往位于地价较高的城市中心,更多的人选择居住在郊区或副中心。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两个基本题。人们能否在工作地点附近找到满意的住房?或者你能在你住的地方附近找到合适的工作吗?
要实现区域职住平衡,需要引入更多功能,实现产业空间与居住空间的结合。因为人们需要的不仅是更多的就业机会,还需要教育、医疗等各种公共服务资源。
此外,还要构建立体化、综合性的交通运输体系。根据国内外调查,5公里以内的通勤是“快乐通勤”的最高标准,而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45分钟是“理想通勤”时间的分界线。事实上,对于许多人来说,通勤体验不仅取决于更短的空间距离,还取决于公共交通的可达性。
事实上,长途通勤是“都市病”的表现,社会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在韩国,成都、北京、苏州等城市推出了改善通勤的特别措施。尽管改变现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就业与住房的平衡已成为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考虑因素。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实现“快乐通勤”。
一些城市实施了改善通勤的特别措施。
2020年5月起,成都、北京、苏州、南宁、长沙、上海等城市相继推出改善通勤的专项措施。
成都
2021年,成都市委制定了《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意见》,提高城市通勤效率。2021年以来,成都公交交通管理局指挥中心已智能引导2600万乘客避免交通拥堵。
烧酒
2021年,苏州市出台《关于加快苏州火车站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的实施意见》。这明确要求实现铁路建设与TOD综合发展“并行”并统筹。引导土地、地表等资源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优化。
北京
2022年5月,北京公布《北京市综合交通管理行动计划2022》,明确到2022年底,45分钟内通勤比例达到56%,启动需求响应公交服务试点,并宣布“2022年北京交通综合整治”“行动方案”公布“定制快巴”通勤班车专注于提供通勤服务,建立高品质的本地出行体系,体现“以人为本”和“慢速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的理念。
上海
2022年10月,新一轮《上海交通发展白皮书》指出,未来十年,上海将更好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让交通更加便利,提供更加多样的出行方式,降低平均运输成本。通勤时间,有人建议应该提供。中心城市应在45分钟内。短短几分钟内,极端通勤时间超过60分钟的人数比例进一步下降。
一、济南市夏天中午上班时间?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工作时间。夏季工作时间,工作时间通常为上午8:00至9:00、下午2:00至5:30,休息时间通常为中午11:30至13:00。通常8小时内不允许进餐,但政府或公共机构要求8小时内进餐。他们通常朝九晚五工作。是否有冬夏之分,无法统一。
二、济南街道办事处几点上班?
根据济南市政府规定,办公时间通常为上午8:30至下午5:30,午餐时间为中午12:00至下午1:00。不过,每个街道办事处的具体工作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建议您在前往办事处之前先联系相关部门或查看网站以获取准确信息。此外,一些行政区办事处将提供扩展服务,以满足公民的需求。
工作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1:30-4:30,周末及公众假期正常休息。
工资底薪4000,五险一金,住房公积金1,供暖,交通,通讯费补助等,拿到的工资在6000左右。
旅舍提供免费内部餐饮和宿舍。
发表评论